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沧州>本地要闻>正文

河北如何联通新“丝绸之路”

A-A+2015年1月12日10:03河北日报 评论

  2014年12月9日至10日,由河北企业新奥集团赞助,哈萨克斯坦人民精神文明发展基金会、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和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联合主办,以“共创21世纪丝绸之路文化带”为主题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

  为什么河北的企业会赞助这样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文化论坛?河北与古代的丝绸之路有关联吗?在“一路一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河北如何才能抢抓机遇,打通我们自己的“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的“新”定义

  国际上最流行的说法——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间、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称为丝绸之路。西域,泛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中国》)

  全新定义——丝绸之路是以古代丝绸贸易之路为代表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最初的载体就是丝绸贸易道路,后来变成了历史文化符号,欧亚大陆或者欧亚非大陆,横贯东西,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国际商道。(北京大学王东教授,2014年,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开幕式)

  王东教授关于丝绸之路的新定义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是横贯世界上最大的欧亚大陆或者欧亚非大陆,乃至连通欧亚非大陆,连通地中海世界、大西洋世界、太平洋世界,这三个世界,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世界历史上最古老、最漫长、最重要的国际商道,经贸网络,市场体系。

  第二,它借此连通了欧亚大陆的三大国家体系,欧洲的西方国家体系,东亚大陆的东方国家体系,还有处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东西方之间的国家体系,形成了沟通三大国家体系的国际关系纽带,国际交往桥梁。

  第三,它沟通了世界历史上三大文明圈,包括西方的文明圈,靠近太平洋的东方文明圈,还有哈萨克斯坦的心脏地带,是东西方之间伊斯兰文明圈,欧亚大陆之间的心脏地带的文明圈。

  探寻河北的“丝绸之路”

  “河北是古代丝绸之路丝纺织技艺最辉煌的地区,盛唐时期河北为丝绸之路贡赋的丝纺织品全国第一,缺少了河北,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成了无本之源、无根之木。”(河北人文学者梁勇)

  河北人文学者梁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技术和丝纺织技艺的国家,丝绸之路上东方大国的丝绸,曾经是全世界富贵人士神往的美物。而河北是中国最古老的桑蚕养殖技艺和丝纺织技术的发祥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丝绸之路上,河北的丝织业书写了千年的历史辉煌。

  省文物学家谢飞

  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丝纺织工具陶纺轮和丝织用的篦子和骨匕,尤其是出土了两件陶蚕蛹,经过中国权威专家鉴定,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家蚕陶俑,这项考古发现无可辩驳地证明,滹沱河流域是中国桑蚕业和丝纺织业的发祥地之一。

  丝绸之路不仅与丝绸有关,它还是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是一个象征,凡是沟通中西方的商路都可以统称丝绸之路。从这个角度出发,河北有三个地域可以纳入丝绸之路的重点研究范畴:张家口的张库大道、沧州黄骅市海丰镇遗址、邯郸邺城。

  张库大道

  张库大道是一条古商道,是典型的草原丝绸之路,它从塞外重镇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上唯一一个以“门”命名的关隘,象征着开放包容。从明隆庆五年至民国,大境门作为“陆路商埠”和边贸市场,持续繁荣了450多年。

  黄骅市海丰镇

  黄骅市海丰镇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上世纪80年代,山东学者朱亚非提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可能在沧州黄骅海丰镇遗址及周边地区的设想。2014年吉林大学冯恩学教授对海丰镇遗址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修复,正式提出了黄骅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观点。他说:“古代海丰镇以盐而兴盛,因瓷器贸易而繁荣。通过海丰镇遗址表现出的特点,结合海丰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记载,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瓷器从这里远销韩国、日本及更远的一些地方。”黄骅市海丰镇遗址于金代始名,唐宋时叫通商镇。

  邯郸邺城

  邯郸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是六朝古都。邺城附近的魏晋南北朝墓群,出土了不少来自西域、西亚的文物,磁县湾漳北齐墓中出土的骆驼俑背负帐具等丝绸辎重,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骆驼俑不仅有帐具和货袋,旁边还挂着水瓶、大雁和兽腿,这些都是丝绸之路标志性的符号。赞皇县发掘的北齐李希宗墓出土了三枚东罗马帝国金币,茹茹公主墓中出土了两枚拜占庭金币,它们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商旅交易的最佳物证。

  河北如何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一带一路”将成为2015年我国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

  虽然河北目前还没有出台正式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但是一份名为《关于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河北开放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已经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河北已经着手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工作。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万明:河北首先要搜集整理出与古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包括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把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碎片相互连缀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此外,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开发新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文化价值至关重要,将带来蓬勃的丝路文化复兴。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耿升:历史上河北曾经是丝绸的主要产地之一,张库大道也是一条重要的草原丝绸之路,河北的丝绸之路研究大有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然会推动丝绸之路文化带的发展,而丝绸之路文化带又必然会滋养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两者相互促进带动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通商大道,也是一条文化传播的通衢大道,文化的作用与经济的作用相比更加不可估量,可以通过打造一些文化旗舰性的项目推动“一路一带”建设。

  北京大学教授王东:首先要创立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大力加强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大力发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业,一方面努力挖掘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价值,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举办丝绸之路文化展,充分展示相关的考古发现和文化的多样性及丰富性。

  “作为河北企业赞助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本身就是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寻找突破与发展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是一场深入多元的国际对话,我们更需要用行动去践行丝绸之路精神。”

  “丝绸之路是桥梁,通过它,河北省与其他兄弟省份,中国与欧亚广大地区的国家和民族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丝绸之路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学学术研究、民间艺术修复等具有重要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让沉睡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动’起来,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之路。”(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理事长、新奥集团副总裁金永生)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