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沧州>本地要闻>正文

河间老八路 珍藏近70年的“信仰”

A-A+2015年6月9日10:17沧州日报评论

  一本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被河间市一名老八路珍藏了将近70年。昨天,在河间市时村乡时村村85岁的老人汤加录家里,老人向记者讲述着这本书的“幕后故事”。

  这本书被汤加录收藏在卧室的一个柜子里,老人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个布包,布包里面又是纸包,打开纸包,这本厚厚的书才显露出来。书皮是硬质纸精装,因年代久远,已经看不出书名,内页已成黄色,竖排版、繁体字,明显带有当时的印迹。

  年少时的汤加录,亲眼看到了日本鬼子的暴行,激发了他要为受难老百姓报仇的信念。1945年6月,15岁的汤加录离开家乡,参加了在冀中的八路军部队,被编入炮兵连。

  当时,汤加录所在队伍的排长姓赵,是山西人。赵排长看他出身苦,觉悟高,就经常和他谈话,讲共产党领导老百姓抗日救国的事情。赵排长还经常给他讲解一本书,其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布尔什维克”“苏联十月革命”“武装革命”等等——这本书就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那时,只有极少数人能见到这本书。据了解,1938年,苏联出版了《联共党史》,随后在延安翻译出版,毛泽东对此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将其列入干部必读书。

  后来,因为战事需要,赵排长被调到了别的部队,分别时,赵排长把这本书送给了汤加录,勉励他好好学习,提高革命觉悟,争取早日入党。从此,汤加录就把这本书当成最有价值的东西保存在身上,一有空就学习。行军打仗时,他把书放在贴身的衣袋里。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转战了多个地方,经历了多次战斗,丢失的东西不计其数,惟独这本书没有丢。

  1954年,在北京警卫部队的汤加录加入了共产党,又立过三等功。后来转到河间县公安局工作,1961年,支援农业回到了农村老家,经过多次搬家、盖房、运动,但这本书却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放着这本书是纪念赵排长,也是为自己保存着一个终身信仰。”汤加录告诉记者。

  “父亲把这本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经常拿出来看看,谁也不让动。”老人的儿子说,“他还经常给孙子孙女讲过去抗战的故事,让他们在故事里受到教育。”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